一、解說稿的定義
解說稿即解說詞,是指口頭解釋、說明事物的文體。往往事先擬好文稿,通過對事物的準確描述、渲染,感染觀眾或聽眾,使其了解事物的實情、狀態和意義,力爭收到宣傳效果。解說詞有電影、電視解說詞、文物古跡解說詞、專題展覽解說詞、幻燈解說詞、導游解說詞等,幫助觀眾在觀看實物和形象的過程中加深感受,發揮視覺作用的同時發揮聽覺作用。解說詞是視覺感受的補充。解說詞這種文體有如下特征:(一)通過口頭語言宣傳教育群眾,讀起來上口,聽起來順耳。(二)對實物和形象的解說,以實物和形象為表達的依據,結構不苛求嚴謹,段落之間不苛求緊扣,但敘述形象要完整、逼真。(三)這種文體通過生動的語言對實物和形象進行描繪,文藝性很強,是說明和詩句的結合,兼有文藝作品的特性。好的解說詞就是一首感人的詩篇。
二、解說稿的作用
其作用有二:一是發揮對視覺的補充作用,讓觀眾在觀看實物和形象的同時,從聽覺上得到形象的描述和解釋,從而受到感染和教育;二是發揮對聽覺的補充作用,即通過形象化的描述,使聽眾感知故事里的環境,猶如身臨其境,從而達到情感上的共鳴。
三、解說稿的特點
說明性
解說詞是配合實物或圖畫的文字說明,便于觀眾一目了然。一般用不多的文字把實物介紹給觀眾,使觀眾借助簡明的文字介紹,對實物或圖畫獲得深刻認識。
順序性
解說詞是按照實物陳列的順序或畫面推移的順序、時間順序編寫的。陳列的各實物或各畫面有相對的獨立性,反映在解說詞里,應該節段分明,每一件實物或一個畫面有一節或一段文字說明。在書面形式上,或用標題標明,或用空行表示。
your needs
掃一掃 關注我們